为帮助新教师全面了解学校环境,更快适应并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提升师风师德和综合素质,学校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入职培训。此次培训会由常务副校长王允昌主持。
7月3日上午,执行校长蒋佳峰首先向新教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讲述了学校从建立到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凝聚着全校教职工的努力和付出。他强调,学校与教师之间应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关系,并寄望新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向在场的领导和教育专家学习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他倡导新教师们秉持教育家的精神,致力于培养党的接班人和国家的栋梁之才。他还鼓励新教师们要有远见卓识,为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进步而不懈努力。他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促进学校与教师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川省教育厅关工委副主任杨成林首先对新入职的教师表示欢迎和祝福。他强调,当前我国正处于党的二十大开启的新征程,作为教师,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要求。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既要培养出才俊,让人民满意,更要塑造出担当大任的时代英才,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可靠的后备力量。杨成林指出,四川作为教育大省,教师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新教师应敢于担当重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政治修养,开拓未来视野,增强精神内涵。在培训中要激发内在动力,促进自身成长,以适应当前的新竞争态势。
教师代表陈奇茂在经验分享中,从三个方面为新教师提供了宝贵建议。首先,她指出“教育是一项良心事业”,高校教师应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把学生放在首位,重视教育质量。其次,她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的技能锻炼。最后,她提出“端正心态,以身作则”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校长刁纯志围绕“做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与新教师进行了深入讨论。他在培训中强调,教师应具有时代感,紧抓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脉络,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作为下一代的培养者,教师应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立足安居,心怀天下,成为具有专业思想和专业素质的合格教师。他指出,学校要坚持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办学基本模式,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解决好职业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7月3日下午,学校特别邀请业内教育专家作了题为《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专题讲座。专家从为人处事、学生教育和科研课题等方面为大家作了精彩的分享,并提出了几点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建议:一是提升学历,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表达能力,以更好地沟通交流、服务学生、融入社会。三是提高工作专业能力,多请教多学习,努力向高标准看齐。四是提高应变能力,以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与挑战。专家老师希望青年教师能够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为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7月4日上午,校党总支书记敬代和以“廉洁从教”为主题,从师德的定义、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现代教师素质及能力、责任与担当四个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他在培训中指出,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恪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并培养与之相符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面对新的时代背景,他对新入职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想;二是要有良好的职业形象;三是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四是要有多向的教育交往;五是要有完善的能力结构;六是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他特别指出,高校教师应明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致力于培养具备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等多方面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校长助理兼教务处长汤银忠和思政与公共学院院长蒲西安分别就《教育规范与基本要求》和《教师基本行为规范》进行了深入讲解。汤银忠详细解读了教学工作流程、管理规定及教师行为规范,为新教师梳理了学期内的关键教学任务和注意事项,强调了遵守教育规范对于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蒲西安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倡教师应关心学生、以身作则,并不断学习、积极参与科研,用发展的眼光教育学生。
新教师们在入职培训后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他们表示,通过专题学习和交流,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了实用的教学方法。未来,他们将致力于理论学习和教学创新,努力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和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最后,学校理事长蒋大全作了总结讲话。蒋理事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对新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具备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将学校事业视为自己的事业,共同谋划学校的发展。第二,希望大家做到三个“心”:安心做好工作,忠心于事业发展,用心开拓未来。第三,希望大家做好三个服务:为学生的前途服务,为企业急需的人才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前途服务。最后,蒋理事长强调,各位教师要深刻理解并践行学校的校训“厚德立身,精技立业”,将这一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和学校发展的各个方面。他希望新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